您的位置: 游戏资讯 > 游戏问答

英伟达手机 谁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大?AMD稳字当头相加相加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0 2023-09-05 22:06:0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 价值研究所

盘中一度上涨逾30%,收盘股价和市值分别定为379.8美元和9392.95亿美元。 英伟达距离万亿美元俱乐部仅一步之遥。

股价走势如此犀利,华尔街大公司也很理智,自发过来火上浇油。 24日起,巴克莱、摩根大通、韦德布什证券、贝尔德纷纷宣布上调英伟达股价预期。 其中,最乐观的巴克莱银行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原来的275美元上调至500美元,并且非常看好这家半导体厂商的发展前景。

英伟达可以成为半导体寒冬中第一个迎来春天的巨头。 原因很简单:近期,前几天公布的一季度财报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芯片供应紧缺,业绩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从横向对比可以发现,经过这一轮的暴涨,英伟达已经与同行拉开了更大的差距:截至25日美股收盘,AMD的市值为1938.07亿美元,高通的市值为1938.07亿美元。为1158.78亿美元,英特尔仅为1142.85亿美元。 三者之和只有英伟达的一半左右。

谁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大? 资本市场用金钱投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比于追赶英伟达这一遥​​不可及的目标,对于AMD来说,坐稳行业“第二”的位置或许是更实际的任务。

处境截然不同的“准跑者”:AMD稳定,英特尔举步维艰

虽然我们习惯性地比较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这几大半导体厂商,但高通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与其他几家同行有很大不同。 高通的业绩很大程度上与智能手机行业挂钩,其与英伟达的直接对抗只存在于汽车芯片等少数领域。 真正与Nvidia对抗的是AMD和Intel。

需要明确的是,AI服务器芯片需求量很大,但核心是GPU和存储芯片。 openAI曾表示,在AI大型模型的训练中,对算力的需求一般会在3-4个月内翻倍,对存储芯片和GPU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一般情况下,AI服务器的存储芯片使用量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更不用说GPU了。

因此,AMD、英特尔和英伟达之间的对抗也主要集中在GPU和AI芯片领域。 两者相比,AMD胜在稳定性,虽然份额和技术不及Nvidia,但也绰绰有余。 英特尔的处境更加尴尬。 它买不起GPU,也爱不释手。 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AMD被称为“千年老二”,在CPU称霸半导体行业的时代长期为英特尔扮演配角,后来在智能手机时代成为围绕高通的二号人物。 。 但相比暴跌的英特尔,AMD至少业务布局更广,并没有完全错过任何一个风口。

目前AMD业务涵盖CPU、GPU和嵌入式三大赛道,前两项业务份额位居行业第二。 去年一季度完成对Xilinx的收购后,AMD已经拿下了FPGA市场的半壁江山,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版图。 在最重要的GPU业务上,AMD将希望寄托在全新的MI300系列上,并将其视为对标Nvidia A100的种子选手。

从最近几个季度的表现来看,AMD比Intel有更多的积极信号。 今年一季度,服务器业务所在的数据中心板块营收占比接近25%,CPU解决方案业务所在的客户服务板块营收占比达到15%。 GPU和CPU的进退表明AMD正在努力抢占AI风口,改善营收结构。

那么曾经的霸主英特尔现在的处境如何呢?

随着PC市场的衰退,CPU需求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 英特尔在追逐AI风口、发展GPU产品线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波折,至今并未取得太大成功。

过去五年,英特尔为图形部门AXG投入了近35亿美元的研发资金,但遗憾的是收效甚微。 去年8月,有消息称AXG部门可能整体裁撤。 年底再次拆分,客户端计算、数据中心、AI两个团队整合。 随后,英特尔副总裁兼超级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Jeff McVeigh 承认,整合 CPU 和 GPU 核心产品的 XPU 项目已经流产,对标 AMDMI300 和 Nvidia A100 的目标自然成为泡影。

最近Intel调整了计划,将Falcon Shores计划改为纯GPU方案,预计2025年发布。从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看出Intel并不愿意放弃GPU,但是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弯道超车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日前,Jeff McVeigh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不会放弃 GPU 业务,正在花时间重新设计新产品。 他还向外界承诺,英特尔新产品的计算能力肯定会优于英伟达的H100系列。 但在看到产品之前,很难让投资者相信这些话。

总的来说,AMD比Intel更稳定,更有可能稳坐“次要”位置,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面对英伟达的领先优势,这两家传统巨头并没有太多对策。 但话又说回来,追逐AI风口的不仅仅是AMD、英特尔等半导体厂商,还有硅谷的科技巨头。

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等大公司中会出现黑马吗?

不确定的“X因素”:硅谷巨头联手对抗英伟达?

芯片价格昂贵且难以获得,这似乎是英伟达的“原罪”。 从官方定价中我们可以看到,Nvidia GPU的平均价格甚至高于很多重要处理器的价格。 使用H100 GPU芯片的设备售价为4万美元,比隔壁英特尔最高端的Xeon贵了近两倍。

更糟糕的是,知道英伟达的芯片价格昂贵且需求旺盛,渴望训练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硅谷制造商没有更好的选择。 谷歌使用的A3超级计算机需要配备8个NVIDIA H100 GPU。

手机英伟达处理器_英伟达手机_手机英伟达独占游戏

英伟达的“算力垄断”已经成为硅谷巨头们面临的严重问题。 他们采取的对策是自行研发AI芯片。

目前,微软、亚马逊、谷歌都计划开发AI芯片以及搭载自研芯片的AI服务器,Meta也蠢蠢欲动。 在这些主要厂商中,谷歌和亚马逊领先一步:前者胜出是因为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一定的AI技术和研发经验;后者胜出是因为进入市场较早,积累了一定的AI技术和研发经验; 强烈的动机。

谷歌早在2021年发布的Pixel 6和Pixel 6 Pro就搭载了首款自研的Tensor芯片。 GPU性能较上一代旗舰手机搭载的外包芯片提升近80%。 此外,谷歌还有专用的AI算力芯片TPU,支持加速机器学习。 目前,谷歌TPU已经迭代到第四代。 最新一代TPU v4超级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较上一代提升近10倍。 毫不逊色于NVIDIA A100,功耗甚至比A100低1.3-1.9倍。

亚马逊早在2018年就开始涉足AI定制芯片,但早期对算力的要求并不高,涉及的领域也没有那么广泛。 直到今年年初最新一代Inferentia 2推理芯片的发布,外界才感受到它的进步:性能较上一代芯片提升近三倍,可实现超高- 具有多达 1750 亿个参数的高速连接分布式推理。 Inferentia 2将在大型模型推理和训练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谷歌、亚马逊相比,最接近openAI、获得红利最多的微软实际上是弱势一方。 计划在2025年推出开源芯片架构RISC-V的首款自研AI定制芯片MTIA和Meta,这也远远落后。 不过,他们追赶英伟达的决心也非常强烈,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不惜成本创造奇迹。

总而言之,打破英伟达的垄断已经成为硅谷巨头们的共同目标。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甚至不惜与英伟达的几家老对手联手。 5月初,彭博社爆料微软有意资助AMD联合开发代号雅典娜的AI芯片,但双方均予以否认。

价值研究院(ID:jiazhiyanjiusuo)观察发现,消息传出后,AMD股价直线上涨超过12%,英伟达短期下跌超过1%。 资本市场的反应相当敏感。 坦白讲,现阶段谷歌和亚马逊很难对英伟达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这毕竟是不可避免的“X因素”。

AI时代,芯片除了算力还能做什么?

在追赶英伟达时,无论是AMD、英特尔等传统半导体厂商,还是微软、Meta等硅谷科技巨头,都将AI算力视为第一突破口。

毫无疑问,英伟达的芯片在计算能力上确实具有优势。

2020年发布的A100芯片依然保持业界领先的算力和性能。 搭载540亿个晶体管,最大功率400W,BERT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性能分别比上一代产品V100提升6倍和7倍。 修改后的Ampere架构还实现了GPU扩展功能,进一步提升加速能力。

性能决定需求,需求影响价格。 在此规律下,我们可以看到,NVIDIA AI芯片的强劲需求与优越的性能相辅相成。 以前述旗舰产品A100芯片为例,近5个月累计涨价已达37.5%; 中国特别版A800同期涨幅也超过20%,目前仍然供不应求。

Asymmetry Advisors 知名分析师 Amir Anvarzadeh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也感叹,英伟达 A100 和 H100 芯片的计算能力“令人惊叹”,订单暴涨也是情理之中。 就连作为合作伙伴的台积电也受益匪浅,产能利用率再次提升。

由此看来,在算力方面PKNVIDIA已经成为大多数竞争对手的最佳选择。

AMD今年在CES上发布了AI推理加速器Alveo V70的预览版和首款数据中心APU MI300,都专注于提升AI算力。 前者号称AI算力巅峰,TDP达到75级,峰值算力达到400TOPS。 后者拥有1460亿个晶体管,采用先进的5nm和6nm工艺,性能相同。

但一颗芯片的算力和能力能否决定两家芯片公司的成败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举个例子:如果单纯比较芯片算力的话,不擅长GPU的高通其实并不输给英伟达多少。

例如,高通的Cloud AI 100芯片在MLCommons人工智能芯片测试标准工程联盟的测试中,有两项功耗指标超过了Nvidia H100。 在物体检测和图像分类两个方面,Cloud AI 100 优势明显,而 NVIDIA H100 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遥遥领先。 两者只能算是各有千秋。

然而,英伟达不仅仅在芯片计算能力方面获胜。 在AI赛道上,NVIDIA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除了GPU芯片,还有围绕AI设计的推理平台、云服务系统甚至计算光刻技术。 这些配套产品和服务是高通和大多数其他竞争对手所缺乏的。

用NVIDIA CEO黄仁勋的话说,AI行业需要一个“台积电式的代工厂来构建定制化的大语言模型”,为企业提供大语言模型推理和训练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在今年3月的GTC大会上占据重要席位的NVIDIA DGX Cloud云服务系统,配备了超算专用集群、AI软件等各种基础设施和软件,可以让企业客户快速进行大型模型训练。

为了赶上英伟达并抢占AI红利,AMD要做的不仅仅是提高芯片计算能力。 在重重考验下,他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未来正确的方向。

写在最后

绰号“皮哥”的黄仁勋对AI时代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坚信AI技术将为半导体企业带来更多商业价值。 今年3月接受采访时,他预测未来12个月AI行业收入将大幅增长。 “公司要么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要么就会被抛在后面。”

不知道 12 个月后会发生什么,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清楚了。 英伟达确实远远落后于几个竞争对手。 更有什者,有媒体将黄仁勋称为“新时代的摩尔”。 看到这样的情况,英特尔、AMD这样的老对手肯定心里不舒服。

NVIDIA坐稳了行业老大的地位后,就开始想办法强化自己的竞争壁垒。 后面的追击者也十分着急,战斗还没有结束。 然而,从最初接触AI芯片,到击败所有对手,成为算力之王,英伟达用了几年的时间。 如果AMD和英特尔想要缩小这些差距,他们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想要追赶NVIDIA,AMD就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需要填补的缺口不仅限于AI芯片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