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游戏资讯 > 游戏问答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优势和劣势,生物可降解塑料

来源:[db:H1] 浏览:0 2024-05-04 18:02:54

【中国绿色发展大会讯】随着海洋塑料污染形势日趋严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世界每年生产4.3 亿吨塑料[1],其中约1100 万吨进入海洋,到2040 年,进入海洋的塑料量预计将增加近两倍[2]。目前,世界海洋中约有7500万至1.99亿吨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总重量的85%[3]。海洋塑料碎片主要通过定植、缠绕、包围和摄食等方式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命过程[4]。已知有超过800 个物种受到海洋塑料污染的影响,其中包括所有海龟物种[5]、超过40% 的鲸类物种和超过44% 的海鸟物种[6]。此外,海洋塑料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例如引入入侵物种[7]和病原生物[3]、阻碍气体交换并减少沉积物中矿质营养物质的通量,甚至会影响关键的生态系统过程。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8][9]。

因此,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刻不容缓,而一时间,可降解塑料成为缓解治理塑料污染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主流的降解塑料制品是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或一定条件下,可以完全去除二氧化碳和水,且不会因微生物的作用而增加环境负担[10]。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优势和劣势,生物可降解塑料

但可降解塑料真的能减少海洋塑料污染吗?实验表明,大多数可生物降解塑料即使在三年后也没有在海洋环境中表现出恶化的迹象,并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测试协会发现符合和材料(ASTM) 生物降解标准。 [11]-[15]。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生物可降解塑料不具备分解的条件,因为海洋中的微生物太少,海洋温度又太低。也就是说,除非满足某些适当的生物降解条件,否则可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分解成与常规塑料相同的微塑料颗粒[12][15]。此外,大多数生物基塑料还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并且与传统塑料具有相同的风险:作为污染物和病原体的载体。含有纤维素和淀粉的产品含有更多的化学性质并引起更大的毒性[16]。可生物降解塑料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塑料,我们看到它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

(来源:从污染到解决方案: 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全球评估。)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或“绿发会”)通用技术部就塑料的生产和使用提出了若干建议。只要公众广泛参与,就能减少塑料污染,全面改善塑料污染,稳步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一是提高可降解塑料制品信息透明度。查看塑料制品的成分、化学添加剂和降解情况,添加追溯码,加快塑料垃圾的处置。

二是加快降解塑料回收管理。设置可降解塑料专用回收箱,对塑料制品按照信息进行分类,实现高效回收。

三是加强捕捞废弃物监管。捕鱼废物是最致命的海洋塑料[17]。为了防止捕捞废塑料最终流入海洋,销售和回收需要紧密结合。

四是加强宣传,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重点限制超市、配送、外卖行业塑料制品使用,强化企业回收责任,多管齐下推进塑料综合减量和循环经济。

第五,鼓励植物性产品的消费,特别是作为一次性塑料的替代品。鼓励超市、餐饮、外卖、外卖行业带头替代塑料,使用植物性购物袋、购物篮、餐具、包装纸、包装盒,确保消费者环保安全。从性的角度选择植物材料。进一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普及时尚生活用品。

最后,我们呼吁大家加入到反塑料人民战争中来,以实际行动来清理我们的海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在2040年1.5全球变暖目标下,与塑料生产、使用和处置相关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将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9%,预计将达到[18]。为此,中国绿发委发起了“反塑人民战争”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鼓励大家参与捡塑料来提高环保意识,从而进一步减少或消除塑料制品的使用,倡导“向塑料宣战”。自由的“生活”。目前,已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组织实施了数十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蓝天评/赵玉平编辑/天使

参考

[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2020). 特定性别的消费模式、行为见解和循环经济。

https://www.oecd.org/env/GFE-Gender-Issues-Note-Session-5.pdf。

[2]Pew Charitable Trusts and Systemiq. (2020). Breaking the Plastic Wave : 对制止塑料污染途径的全面评估。

https://www.systemiq.earth/breaktheplastwave/。

[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2021). 从污染到解决方案: 全球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评估。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pollution-solution-global-assessment-marinelitter-and- Plastic 污染。

[4] 单秀娟, 滕光亮, 田洪林. (2023). 大型海底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及其潜在生态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32(1):163~170.

http://www.aquaticjournal.com/fileSCKX/journal/article/shhydxxb/2023/1/PDF/20221004009.pdf

[5]E.M. Duncan 等人. (2019). 海龟中普遍存在的微塑料摄入. 全球变化生物学, 25(2): 744-52.

http://dx.doi.org/10.1111/gcb.14519。

[6]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 (2016)。了解、预防和减轻海洋废弃物: 对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重大负面影响。

https://www.cbd.int/doc/publications/cbd-ts-83-en.pdf。

[7] 强丽媛, 朱晓彤, 程金平. (2023). 河口和沿海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分布、归宿及其生物和环境影响.《环境化学》, (3) :832-842.

http://hjhx.rcees.ac.cn/article/id/63e458dcc59bc323c975ccbe

[8] Green, D.S. Boots, B. Blockley, D.J. Rocha, C. Thompson, R. (2015). 废弃塑料袋对海洋群落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环境科学与技术,49(9) :5380-5389。

https://doi.org/10.1021/acs.est.5b00277。

[9] Green, D.S.Boots, B.O'Connor, N.E. 和Thompson, R. (2017). 微塑料影响关键生物栖息地的生态功能. 环境科学与技术,51(1) :68-77。

https://doi.org/10.1021/acs.est.6b04496。

[10] 张洪波, 刘娇平, 赵苏航等, 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现代化学品, 2023, 43(4):9-12, 17.

https://x.sci-hub.org.cn/target 链接=https://www.xdhg.com.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buh-icsid=12669

[11] O’Brine, T. 和Thompson, R.C. (2010). 海洋环境中塑料袋的恶化. 海洋污染公告60, 2279-2283。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10.08.005。

[12] Alvarez-Zeferino, J.C. Beltrn-Villavicencio, M. Vzquez-Morillas, A. (2015). 实验室海水中塑料的降解. Open Journal of Polymer Chemistry 5 (4), 55-62.

http://dx.doi.org/10.4236/ojpchem.2015.54007。

[13] Narancic, T. Verstichel, S. Chaganto, S.R. Morales-Gamez, L. Kenny, S.T. De Wilde, B. et al. (2018). 为塑料生命管理创造新的可能性,但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灵丹妙药.环境科学与技术52(18), 10441-10452.

https://doi.org/10.1021/acs.est.8b02963。

[1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8). 探索采用替代材料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潜力. 内罗毕.

https://stg-wedocs.unep.org/bitstream/handle/20.500.11822/21134/waste_mgt_asean_summary.pdf。

[15] Napper, I.E. 和Thompson, R.C. (2019). 可生物降解、可氧化生物降解、可堆肥和传统塑料手提袋在海洋、土壤和户外的三年环境退化。环境科学与技术53(9), 775-4783。

https://doi.org/10.1021/acs.est.8b06984。

[16] Zimmermann, L.Dombrowski, A.Vlker, C. 和Wagner, M. (2020).生物塑料和植物基材料比传统塑料更安全吗?体外毒性和化学成分。环境国际145, 106066。

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0.106066。

[17]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2020). Stop Ghost Gear. 最致命的海洋塑料垃圾。

https://files.worldwildlife.org/wwfcmsprod/files/Publication/file/3c1g4qur2t_ADVOCACY_REPORT_singles.pdf_ga=2.216641302.1449930867.1665414123-384548275.1665414122。

[18]Pew Charitable Trusts and Systemiq. (2020). Breaking the Plastic Wave : 对阻止塑料污染的途径进行全面评估。

https://www.systemiq.earth/breaktheplastwave/。

本文来自中国绿色发展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